众所周知,麒麟作为华为目前的最强的移动端芯片,虽然性能强大,但是因为受到制裁令的影响,早已处于停产状态,库存也越来越少,所以能够配备麒麟的华为手机非常有限。
另外,因为库存紧缺,麒麟机型价格始终居高不下,没有五六千元是体验不到的,因此很多预算不高的用户总会转而选择vivo、OPPO、小米或者苹果。不知道有没有花粉还记得麒麟芯片,这款芯片几乎是配备华为机型最多的一款。
正常来讲,国产机的换机周期在2年左右,而麒麟早就到了该被淘汰的地步,但是因为华为始终没能在芯片领域取得突破,所以很多花粉还是希望麒麟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,直到华为推出麒麟系列的新芯片之后,再考虑换新机。
那么对于麒麟的水平,还是有不少花粉持有质疑的态度的,放在现在,麒麟芯片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?在鸿蒙系统的加持下,麒麟能否再坚持2年?这次我们就来从架构层面来深度分析麒麟的真实水平。
从数据来看,麒麟的CPU架构和麒麟基本一样,只不过在功耗方面要比麒麟更加出色一些。相较于麒麟,麒麟最为明显的提升,就是在CPU核心升级到了16核G76,性能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升,遗憾的是麒麟采用的制程工艺依旧是台积电的7nm工艺。
麒麟在CPU架构上采用的是A76+A55架构,从跑分数据来看,麒麟和骁龙Plus旗鼓相当,但是了解骁龙的人都知道,骁龙Plus早早就退场了,那么在如今的手机市场上,麒麟到底和哪款芯片水平相似?
首先是这款骁龙G,其CPU单核评分,多核评分,和麒麟的CPU架构相差无几。另外,因为麒麟的CPU架构为16核,和上一代麒麟芯片相比升级还是很明显的,GPU能效提升了26%以上,不管是日常使用,还是游戏体验,麒麟带来的使用体验都要比麒麟更出色。
如果要说在目前的手机市场上,除了高通的骁龙G,还有哪款芯片和麒麟更相似,那就是天玑,从CPU架构和GPU能效上来对比,天玑各方面和麒麟都极为相似。
总的来说,麒麟的性能实力基本上相当于千元档位的机型,虽然大部分花粉还是希望麒麟能够坚持两年再“退休”,但是具体还是要看鸿蒙系统的优化力度能否继续支持麒麟的运行。
不过目前来看,鸿蒙OS3.0系统即将发布,而且在华为的力推之下,鸿蒙OS3.0系统大概率会兼容之前的很多老机型,其中就包括麒麟,所以还是有很多花粉表示在华为Mate50系列未发布之前,只要官方还会更新麒麟,自己就愿意一直使用下去,这足以证明华为凭借实力赢得了用户的认可和良好的口碑。
对于在鸿蒙系统加持下的麒麟芯片,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看法?欢迎留言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