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、七十年前,没有治疗结核病的药物,得了结核病只能靠休息和营养以及外科疗法,结核病的治愈率只有25%,二十世纪抗结核药物的发现使结核病人获得了治愈的希望。
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,一旦感染发病,若不及时、不规范、不彻底治疗,最终导致复发、恶化、产生耐药,形成难治性肺结核,形成慢性传染源,危害家庭、社会,最终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。此外,艾滋病毒感染者机体免疫力低,不能抵抗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,只要感染结核菌,就很容易发生结核病,艾滋病毒感染者一旦发生结核病,就迅速恶化、扩散。结核病已成为艾滋病患者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,约占全球艾滋病死亡的1/3。
因此,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将结核病列为乙类传染病,必须归口治疗。此外我国规定,怀疑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(除少数急重症病人外),均应转至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或指定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实行“归口管治”,既有利于病人也有利于结核病的控制。
在抗结核治疗中应选用高效、敏感、低毒的药物,方案中至少包含3种杀菌药物,异烟肼和利福平是最重要的基本药物,再加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或链霉素联用,可以起到杀菌灭菌和减少复发的作用,成为标准的抗结核短程化疗方案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短程督导化疗(DOTS)使结核病人的疗程缩短至6~9个月,可达到85%以上的治愈率。
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包括初治病例和病情复发、恶化的复治病例都要按照“早期、规律、全程、联合、适量”的治疗原则,在医务人员的指导帮助下用抗结核药物治疗,达到杀灭结核菌和病灶治愈的目的。只要规则治疗,完成疗程,大多数肺结核病人是可以治好的。
那么,结核病应该如何预防呢?商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指出,预防结核病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。
1.控制传染源: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患者,早期发现并治愈结核病患者,保护健康人群,是预防结核病的关键。
2.切断传染途径: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中的飞沫传播。房屋内要经常通风换气,特别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;不要近距离对人讲话和咳嗽,咳嗽时应适当遮掩或外出戴口罩,不要随地吐痰;对病人的日用品及被褥等,要在太阳下暴晒消毒。
3.保护易感人群:对刚出生的婴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,可减少重症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。
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