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结核俗称“痨病”(也成为“肺痨”),是结合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,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。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,15岁到35岁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。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,少数可急起发病。常有低热、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、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。
应急要点:
出现午后或傍晚低热、疲倦、盗汗、体重减轻、食欲不振、咳嗽等症状,医院进行胸部X光透视检查,以明确诊断。
综合性抗结核病治疗是治愈病人、防止传播的根本途径,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,坚持长期、足量服用药物。
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,医院检查,以便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专家提示:
新生儿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。
肺结核病人正规治疗2-4周后,随着痰菌排量减少而传染性降低,肺结核病人污染物传播机会减少。
肺结核病人应减少与他人接触,不要到公共场所去。
病人的用品食具、痰液、呕吐物都要消毒,特别注意患者痰液要吐在纸上或痰盂里,进行焚烧或消毒后倒去。
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的,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。
北京白癜风北京哪能治好女性白癜风